• 畅想中文网 > 玄幻 > 水浒真说 > 第九百三十九章 人心浮动
  • 第九百三十九章 人心浮动

    作品:《水浒真说

    从扬州打镇江府,属于跨江作战。

    前期只能看水军发挥。

    杜壆手中空有五万兵马帮不上忙。

    现在金山把控的流域已经被突破。

    杜壆便立刻领兵上前,准备渡江。

    成贵领水军出寨,沿江警戒,防止宋军水军前来干扰。

    可他却高估了姚古的胆子。

    不止是水军,连陆军也没有来。

    齐军五万兵马安安稳稳的度过了长江。

    杜壆甚至生出了一丝奇妙的感觉。

    就算他现在放弃润州,长驱直入,直奔杭州,去抓皇帝赵桓。

    姚古都不一定会动一动。

    不过这种冒险的办法并不符合杜壆的秉性。

    他是个稳扎稳打,喜欢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击败对手的人。

    绕过前线重兵防守的坚城,直接奔袭敌军后方这种作战方案虽然不差,但过于冒险。

    很有可能被姚古截断军粮,同时截断归路。

    造成自己军中军心不稳,一片溃败。

    还是先打润州,再考虑南下。

    大军行进到润州城下分三路包围润州城,只留南方给宋军做个念想。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杜壆命酆泰本部兵马在南方游曳,若宋军溃兵往南去,就出手将之拿下。

    下一步计划便是以己方绝对优势兵力,隔绝宋军各营地之间的消息传递。

    给他们制造紧张情绪,挑动内部动乱。

    能不交战就不交战。

    姚古在城墙上观察外面齐军的包围防线。

    看着也是连连点头。

    齐军主将在行军打仗这方面确实是十分专业。

    不管是营盘位置的选择,周边防御工事的修建,还有哨楼的选址。

    每一项都几乎是他能看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换成姚古来,绞尽脑汁也不可能比对方做的更好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其实姚古不知道,齐军内部分工明确。

    像安营扎寨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用各军主将操心。

    工程队的人就能办。

    土木工程做的多了,工头们人人都是扎营专家。

    扎营完毕之后,照旧数百封招降箭书射进城里。

    有没有用先不说。

    箭书射进城里以后,其内容立刻传遍了全城。

    “自今日起,主动投降的宋军皆免牢狱。

    战后可重新编入户籍,分配田地时与普通百姓同等待遇。

    开城献降者赏金千两。”

    这种条件看起来不算很高。

    但对于降兵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除了齐军没人会给降兵这么好的待遇。

    若是他们投降了辽军,西夏军,金军,甚至是宋军中的叛军。

    迎接他们的哪怕不是血腥屠杀,也会是一眼看不到头的劳役。

    城中守军和百姓对于投降齐军基本没有什么抵触。

    首先齐军仁义之师,声名在外。

    不用担心他们入城之后会纵兵劫掠,抢夺财物妇女。

    这一点连城内的宋军都办不到。

    姚古部下的宋军军纪松散,经常与百姓起冲突。

    密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上街吃拿卡要不给钱都是基本操作。

    更严重的他们也不敢做。

    小事姚古也懒得管。

    这就造成了城中百姓和宋军并非是同心同力。

    若齐军是外敌,那也就算了。

    为了共同对抗外地,哪怕军民之间有些矛盾,也可以暂时搁置。

    就像当初王禀守太原。

    王禀手下的人原本可是童贯的亲卫队。

    平日里混蛋事没少干。

    跟太原百姓的关系也说不上好。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但金军来的时候军民就是能够团结一致,对抗外敌。

    齐军则不一样。

    齐军主体也是汉人军队。

    而杜壆这只兵马中有很多就是江淮一带本地人。

    和本地百姓之间没有隔阂。

    更准确的来说,齐军最初是宋朝境内的义军。

    是为了反抗朝廷而组建的军队,从一开始就是和百姓们站在一起的。

    这样一来,城内的百姓和城外的齐军反而是一路人,是反抗者。

    而城内的宋军则是压迫者。

    经过这些年的对比,齐军宋军之间的战力差距越来越明显。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民心明显倾向于齐国。

    经历过前些年天下大乱的时段,百姓们大多都希望国家的军队能强一些,这样才好保护自己。

    情况对于宋军是压倒性的绝对不利。

    再有便是宋军之中有很多人并非是主动参军,对保家卫国没有什么信念。

    宋军中有很多人是犯了罪被发配到军中,也就是贼配军。

    也有家中条件不好,揭不开锅,才选择参军谋生。

    也有些就是单纯的贪生怕死,知道齐军厉害,所以不想跟齐军交战。

    宋朝军人地位低下,若能回归平民身份,再获得一些田地,对这些人来说,那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他们巴不得姚古赶紧投降。

    而且这样的人在军中占比还不少。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前些年大战将宋军中能称得上精锐的部队全都打光了。

    现在只剩下一群臭鱼烂虾。

    能混一天算一天。

    姚古身为统兵大将,经略使臣,在陕西戍边多年,还能不了解他麾下这帮人是什么水平。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哪怕让韩信复活,带着这帮乌合之众,也就是一个等死的局面。

    对于姚古来说,投降对他来说却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

    他之前已经被发配到岭南。

    现在凭借着齐军大军压境,好不容易才官复原职,甚至还升了官。

    做到了太尉的位置。

    宋朝现在找不到能用的大将,不得不用他。

    而北方的齐国则不一样。

    齐国将星云集。

    有的是出谋划策的智士,能征善战的猛将。

    他去了以后能做到现在的位置吗?

    肯定不可能。

    陆阳身边最为亲近的肯定是最初和他一起起兵的梁山成员。

    再往后就是投靠较早的宋军官将。

    然后是他通过科举选拔,从民间发掘的人才。

    姚古去了也排不上号。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陆阳能给他一个闲差就不错了。

    俗话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

    齐国虽强,却无他姚古发挥的空间。

    姚古决定不到最后,还是不考虑投降这条路。

    但箭书射进城来以后,全城人心浮动。

    满城上下,无论是官员士绅还是贩夫走卒,都在背地里讨论着投降的可行性。

    城内的氛围十分诡异。

    润州长史早起来到府衙上公。

    却见知府和通判正在背地里商量什么事情。

    两人在大案后面窃窃私语,一边说一边点头。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重才兄我听说齐国刚刚统一了北方,别说是燕云了,连高丽辽东和漠北都一起收入了囊中。”

    “我也听说了,这齐国真是不简单,金人那么厉害都被他们打败了。

    这次齐军南下,恐怕是打着毕其功于一役,统一天下的想法来的。”

    “谁说不是呢!重才兄,咱们两个是同窗好友,有些话本不应该隐瞒。”

    两人正说着,看见长史进来,立刻便打住了之前的话题。

    “知府大人和通判大人来得早啊。

    真是勤政爱民。”

    两人立刻换上了一副面孔:“崔长史来的也不晚。”

    众人寒暄了两句。

    通判立刻准备告辞。

    “两位上公吧,我得去一趟大牢看看下面工作做得怎么样。”

    知府阻拦道:“重才兄且慢,今晚我在府中备酒,请兄台前来叙旧。

    不知兄台可愿意赏光。”

    通判闻言,便知知府是要找自己商量刚才还没说完的事情。

    长史虽然没听清刚才两人说的是什么。

    但他本能的觉得应该和城外的齐军有关。

    “两位,这晚宴,能否容在下一席。”

    知府和通判对视了一眼,两人和长史的关系算不上很好。

    对方突然提出这种要求,到底是为了什么?

    长史见两人有些犹豫,便立刻说道:“若是不方便的话,那就算了。”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知府摇了摇头:“哪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

    崔兄要来,不过就是添张案子的事情。

    今晚我在家备酒,两位可不能不来。”

    “我们一定赶到。”

    相邻推荐:都市之仙帝赘婿我和元祖歌姬的恋爱日常美漫世界黎明轨迹玉懒仙人在水浒:开局迎娶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