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想中文网 > 玄幻 > 水浒真说 > 第七百四十九章 扶持太子
  • 第七百四十九章 扶持太子

    作品:《水浒真说

    张克公闻言,顿时拍案而起:“大胆李纲,你这是谋逆之举!”

    李纲苦笑道:“我就知道我说出来要出事,也罢,诸位大人大可以将李纲今日所说之言,一句不差的转达给皇上,让他判我的死罪。

    可惜大宋江山百余年,今日便要毁于一旦。”

    张克公正想让人将李纲撵出去,却被宿元景阻止。

    “张侍郎,我觉得他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大宋江山已经到了不可不变的程度。

    如今的天下,皇上也不再适合作为大宋朝廷的统治者。

    必须要变一变了。”

    张克公惊道:“怎么连你也支持这种激进之举!”

    他虽然是个刺头,跟朝中奸臣过不去。

    但他本人是一个十分传统,忠君礼教的人。

    相比之下,宿元景就偏向于实用主义。

    皇帝不行就换一个,只要是正统,管他当皇帝的是谁。

    能带着咱们抗金就行。

    “张侍郎,我知道你对陛下忠心耿耿,但现在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

    你也知道大宋江山危在旦夕。

    若是江山没了,皇上还能好得了吗?”

    张克公仔细一想,还是应允了众人的意见。

    “李纲,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有没有完整的计划?”

    李纲道:“我来之前就有所准备。

    大宋皇位的正统继承者,毫无疑问,肯定是太子殿下。

    现在的问题是,太子殿下对于金人的态度如何。

    若是我们费尽心力扶持太子登基,结果他却和皇上一样主和,那就没有意义了。

    我身为太常寺少卿,有随时面见太子殿下的权力。

    如果几位大人不弃,我可以先去打听打听太子殿下的口风。

    如果他也主战,我们再动手也不迟。”

    几人心想,也只好如此。

    于是众人便委托李纲,代他们去打探打探太子赵恒的态度到底如何。

    事不宜迟,李纲立刻离开张府,去往太子东宫。

    他是太常寺少卿,专门负责祭祀之事。

    而皇家负责筹备祭祀的刚好是太子。

    他和赵恒行业对口。

    李纲直接用商量开春祭祀事宜为由求见赵恒。

    赵恒听到太监禀报以后也立刻接见了他。

    李纲进殿参拜:“臣太常寺少卿李纲,见过太子殿下。”

    赵恒坐在椅子上安然受礼,令他感到惊异的是,李纲行的是对皇帝专用的三跪九叩大礼。

    这行为吓得他脊梁上冷汗直冒,让人看见了说不定要到赵佶那里搞他的黑状,说他想篡位。

    赵恒连忙走下堂来,扶起了地上的李纲。

    “李少卿不必如此,咱们之间已经如此熟悉,只当朋友便是。”

    李纲道:“臣不敢。”

    赵恒连忙将李纲按道椅子上。

    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明确的感觉到李纲今天有些不太正常。

    于是问道:“李少卿可是心里装着事情,怎么到本宫这里来撒?”

    李纲叹道:“我心里装的确实有事,若是寻常,绝对不敢来惊动太子。

    只是此事与太子殿下息息相关。

    臣才不得不来。”

    见李纲如此神神秘秘,赵恒反而来了兴趣。

    “什么事情?”

    李纲左右一瞧,赵恒顿时会意:“都下去,本宫要和李少卿商量一些开春祭祀的要务,没有命令,不得进来。”

    众人闻言,退出了大殿。

    赵恒道:“这回李少卿应该能讲了吧。”

    李纲点头起身,来到赵恒身前,两人几乎是面对面。

    “太子殿下,金兵南下的事情,您知道吗?”

    赵恒闻言点了点头:“前几天童贯逃回来了,就是因为金兵南下。

    事情闹得不小。

    前线将士恐怕又要吃苦了。”

    李纲见赵恒面色如常,便知他根本没有理解此事的重要性。

    “太子,金兵南下,受罪的可不只是边关军士。

    贼酋翰鲁补已经率军进入河北,一路南下攻破数州之地。

    没有一座城池能在金军的兵锋之下守卫超过三天。

    现在他们已经打到了相州,离黄河只剩百余里,过了黄河立刻就能兵临开封城下。

    太子殿下还觉得此事只是边关战事吗?”

    此事是今天朝堂之上刚刚传回来的,赵恒明显还不知道。

    当他听说之后,脸色顿时煞白。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金军进攻如此迅速,为何沿途的军队不加阻拦?”

    李纲道:“太子殿下,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这些,金军马上就要打到东京了,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抵挡金人。”

    赵恒觉得李纲说的很有道理。

    “李少卿所言甚是,不过此事你得找父皇商议,找本宫没用啊!”

    李纲道:“臣就是知道找陛下没用,才来找的太子。

    太子可能不太了解,臣实话相告。

    这次来攻的金军只有六万人。

    里面还有一半都是辽国降兵。

    我大宋兵多将广,要对付这么点兵马根本不是问题。

    而皇上却听信了李邦彦等人的谗言,说什么也要向金军求和。

    我等怎么都劝不住。”

    赵恒道:“李少卿是想让本宫替你们去劝劝父皇?”

    李纲摇了摇头:“不,陛下现在只信那些投降派的话,若是太子开口相劝,说不定还会起反效果,招惹陛下厌恶。

    这不是臣想看到的。”

    “那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

    我也想帮你们对付金人,只是我一无军权,二不能参政。

    如之奈何?”

    李纲再次压低了声音:“臣说句大逆之语,此言一出,就算太子要拿臣的头颅,臣也认了。

    当今皇上,并不适合做皇帝。

    官家当政这些年来,官场腐败,军队萎靡。

    民间匪乱不断,天下大乱。

    臣想趁此时机,请太子殿下登基,带领大宋中兴。”

    赵恒闻言,沉默了半晌。

    李纲一直低着头,赵恒既然没有立刻指责他,那就证明赵恒其实也动心了。

    “本宫可不会学唐太宗。”

    赵恒的意思很明显,他也想当皇帝,但是他不想发动兵变,强行夺取皇位。

    这样说,一不会留人口实,二来也能表明立场。

    李纲心中松了口气,不怕你不会,只怕你不敢。

    只要赵恒有这个心思,李纲早就有了将他扶上位的计划。

    “这个殿下不用担心,臣明日会上一封奏折给官家,官家看完之后自会将皇位传与太子。”

    赵恒甩了甩手,示意李纲退出去,没有再说一句话。

    李纲得到了赵恒支持抗金的态度,便立刻回到了张克公的府邸,将消息告诉了几人。

    几人坐在一起,共同写了一封奏折。

    只署上了李纲的名字,送到了中书门下。

    金军来袭一事,搅得朝堂不得安宁。

    李邦彦等几人连派人监视张克公等几人的动向都来不及做。

    白天整日都凑在赵佶身边,跟他说着金军如何厉害,宋军肯定不是对手。

    求和才是正道。

    把赵佶吓的心惊胆战,半夜都睡不着。

    人的心理很奇怪,有些人看恐怖片会害怕,但却会越看越上瘾。

    赵佶白天已经听了一天的金军战事,心中恐惧的不行。

    却还是想要看看奏折上,众臣都是如何说的。

    今天刚一下朝,中书门下立刻收到了数不清的,如雪片般的奏折。

    往日他们还需要分辨一下,再进行分类处理。

    收拾掉那些他们不想让皇帝看到的内容。

    但今天所有中书门下的官员都人心惶惶,根本无心办公。

    留在衙门的人不超过十分之一。

    朝官上的奏折又太多,仅凭剩下的几个人根本无法一一审核。

    他们只能挑出了张克公等几个明确主战派的奏折,放到了奏折堆的最底下。

    从未表示过立场的李纲的奏折反而很靠上。

    赵佶越翻奏折就越是心慌,越是心慌就越想继续看。

    忽地,他将手伸向了李纲写的那份奏折。

    相邻推荐:都市之仙帝赘婿我和元祖歌姬的恋爱日常美漫世界黎明轨迹玉懒仙人在水浒:开局迎娶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