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想中文网 > 玄幻 > 水浒真说 > 第六百一十章 计破乌龙岭
  • 第六百一十章 计破乌龙岭

    作品:《水浒真说

    成贵见山上的正负指挥使联袂而来,便连忙询问两人有何要事。

    两人将自己收到书信,派出信使的事情告诉了水军四位统制。

    乔正先到:“不可能,我与梁山好汉还算有些交情,梁山之中尽是义气好汉,断不会做此等龌龊之举。

    你们在这等着,我亲自去一趟梁山水寨问个明白。”

    乔正辞别众人,只带着一把单刀,驾着一艘小船。

    出了水寨以后,沿江往下游行去。

    刚走不到五十里,便见前方城池的影子。

    这桐庐县就建在钱塘江岸边。

    船只要从江上过,必会进入城头守军的视野。

    而梁山水军的水寨在桐洲岛上,乔正要过此处,还得潜水。

    他先在岸边找了一个芦苇荡,将小船藏了进去,随后又废了很大的功夫,终于是游过了桐庐县河段,在南岸登陆。

    乔正上岸之后,便继续往东行去。

    可刚走没多久,便见听到马蹄声响。

    惊得他立刻躲进了附近的草丛里。

    却见十余个披坚执锐,气息彪悍的西军骑兵狂奔而来。

    在他刚才歇脚的地方停了下来。

    其中一人问道:“王虞候,你确定看到了这边有人。”

    王虞候道:“张队头,我的眼睛不会有错的,方才明明有个影子从江里游了上来,肯定是个人。

    就在这附近。

    他才上岸不久,跑不了多远,咱们分头去找找,若能擒住,又是大功一件。”

    乔正听闻几人言语,心里扑通扑通直跳。

    他现在没有披甲,更没有战马。

    手边的武器只有一把防身的单刀。

    若是被这些西军斥候发现了行踪,连跑都没法跑。

    那几个西军交谈完毕,便分成几波,两人一组,分开来搜索。

    乔正见几人都没有往他所在的方向来,于是连忙离开藏身之处,一路往南走去。

    “宋军的探子怎么会跑到南岸来这么远的地方来?不对劲,很不对劲!”

    乔正已经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更得赶快到达梁山水寨。

    还好他刚才到达的那一部分地区就是梁山斥候和西军主要争夺的地区。

    一路过来也就碰到了两三只西军斥候。

    都被他成功躲了过去。

    在天黑之前总算是到达了齐军水寨。

    阮小二听说乔正前来,便连忙带人出去迎接,将他接到大帐之中。

    众人见乔正满身大汗,气喘嘘嘘,便先让他喘口气,再说也不迟。

    乔正却没有这个心。

    他连忙将自己从白钦那里听来的事情告诉了阮小二。

    阮小二立刻就摇头否定道:“不可能,我们从来没有派过什么信使去乌龙岭,更没有信使到过我军大寨。

    这些天我军的斥候一直在和西军激烈交锋,单枪匹马的信使很难过得了交战区。”

    乔正点头道:“果然如我所料。”

    今天他已经是亲自见识过了交战区的危机四伏。

    他心思机敏,走的又是水路,一直在注意隐藏行迹,还这么辛苦。

    那一般的信使,如何能过得了这样危险的地方。

    阮小二连忙请乔正在寨里休息,随后亲自到了旱寨上,将乔正带来的消息告诉了陆阳。

    陆阳和许贯忠等军师参军听闻之后,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

    原来西军派出大量斥候,就是为了断绝两边的消息,然后从中挑拨离间,让双方互相产生不信任感。

    既然此事已经解开了,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但是陆阳仍旧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当天夜里,韩世忠便带着五千兵马出发了。

    在那南军叛徒的带领下连夜穿过东管小径。

    这小径上不是没有守军。

    众军刚刚上到半山腰,便被三百南军军士拦住去路。

    韩世忠下令乱箭齐发,对面的南军顿时一哄而散。

    留下了几十具尸体。

    待到四更时分,大军已经快要接近小径的出口。

    东管守将伍应星已经从溃兵口中得知了宋军来攻的消息。

    此人也是熊包一个,只听说宋军无数,思量了一下手中只有三千兵马。

    连守备的心思都没有,便立刻放弃了路口,赶回睦洲城。

    守卫睦州的祖士远连忙召唤伍应星前来询问:“东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伍应星道:“宋军不知从何处得到了小路的消息,已经越过了乌龙岭,都到东管来了。”

    祖士远闻言大惊,连忙上城查看。

    韩世忠号旗带的多,本部人马只有五千。

    他到达城北之后,便号令麾下军士遍山插旗,大喊杀贼,只是虚张声势。

    可祖士远不知道,他登城一看,却见北边城门之外,那山林之间布满了宋军的旗号。

    足足有两万人。

    山岭上的白钦听到了山后有喊杀声,便连忙命人下山打探。

    这才知道宋军已经绕到了自己后面。

    景德立刻就要整点军马,下山去支援睦州。

    可是白钦却立刻阻止了他。

    “乌龙岭上本就只有一万守军,你若是再去了,乌龙岭如何能守?”

    景德却道:“如今若不去就睦州,等宋兵打下了睦州,便会两路夹攻清溪县,到时候才是大势已去。

    若是内苑有失,乌龙岭守住了又有什么用?

    你要是不去,我自己去。”

    白钦苦劝之下,实在是劝不动景德。

    景德自带三千兵马下山去了。

    白钦只能摇头叹气。

    正是此时。

    桐庐县军营之中,王禀却在召集众将,整点兵马,准备开启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他高立与将台之上,身披虎头吞金山纹锁子甲,头戴鎏金凤翅红缨兜鍪。

    外罩西川红锦织就青丝虎纹文武袖,脚下祥云武官靴,手持一杆大枪,威武非常。

    “王禀奉童太尉金批大令统帅三军。

    今日调遣诸将,各需谨守本分,拼命向前。

    若有抗命者,无论官职如何,尽皆军法从事。”

    众人也知道此战意义非凡,各个神情肃穆,不敢再嬉笑怠慢。

    王禀命道:“着杨惟忠、杨可世、马公直、姚平仲、辛兴宗等将调遣本部兵马两万人,出县城,逼近梁山贼寇大寨。

    以牵制为主,不可浪战。”

    几人出列领命,随后各自下去准备。

    “再命刘光世、刘光弼、王渊三将,领兵马一万,呼应山后韩世忠部兵马,攻打乌龙岭。

    其余人等留守桐庐县。”

    众人皆领命。

    王禀这次又是为了胜利,故意把简单的工作交给了刘延庆,自己亲自带领大军去牵制梁山兵马。

    却说韩世忠到了睦州之后,却没有第一时间攻打睦州,而是派人在山上故布疑阵,亲自带领大批兵马前往乌龙岭后方攻打。

    却正好遇到了从乌龙岭上下来,准备救援睦州的副指挥景德。

    景德率兵前来,看韩世忠只有五千人,便率兵径直冲了上去,直取韩世忠。

    王荀喝道:“你来指挥,我去战他。”

    双方交战一处,景德立刻就发现了自己众人不是西军的对手。

    王荀武艺高强,三十余回合便打的景德只有招架之力。

    西军与南军打野战更是轻松随意,不一会南军就出现了重大伤亡,士气动摇。

    景德连忙抽身想要撤退,韩世忠却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

    却见韩世忠取出了飞鱼袋内的宝弓,弯弓搭箭,直射景德后心。

    景德只顾着逃走,未曾注意。

    被韩世忠一箭射落下马。

    王荀随后跟上,拔剑将其枭首。

    南军主将被杀,士气顿时溃散。

    一路往乌龙岭败退,韩世忠领兵紧追不舍。

    撵着溃兵往岭上冲。

    岭上的军士也顾不得三七二十一,哪怕自己人也在下面,也绝不能让宋军冲上岭来。

    数不清的檑木滚石疯狂砸下。

    却丝毫不能阻止宋军冲上山去的决心。

    另一边刘光世率领的一万兵马已经赶到了乌龙岭的另一边,于同一时间发起了进攻。

    岭上的守军本就只剩下了不到七千人。

    又被宋军两面夹攻,士气低迷。

    坚如磐石的防御顿时出现了破口。

    韩世忠领兵先杀上岭来,搅乱南军防线,双方陷入混战。

    刘光世顿时感觉正面压力大减,也让人速速上岭,莫要被韩世忠抢了头功。

    白钦已经从溃兵口中得知了景德阵亡的消息,心中悲痛,无法言语。

    他与景德乃是生死相托的弟兄,今日景德已死,乌龙岭也保不住了。

    他对不起兄弟,也对不起君主。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死的像一个好汉。

    相邻推荐:都市之仙帝赘婿我和元祖歌姬的恋爱日常美漫世界黎明轨迹玉懒仙人在水浒:开局迎娶潘金莲